原标题: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中国古玉器简介与赏析 发布时间:18-01-20
玉器,是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物。玉器包含古玉,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上的玉器称为古玉或古玉器。中国古玉器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设计艺术、碾琢工艺、文字记载等,而且还包括古玉器的丰富的政治价值、礼仪功能。宗教功能、经济价值和装饰功能。
古玉器的政治价值表现在古玉器是社会等级制的物化,是古代人们道德和文化观念的载体。出土玉器基本上出自有身份和地位的大中型墓葬中,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在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玉”的用玉观;东汉关于“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的说法,就是将玉石的5种物理性质比喻为人的5种品德:“仁、义、智、勇、洁”。
古玉器的宗教功能体现古人在图腾崇拜中的用玉,在佛教和道教中的用玉。玉器的经济价值从古到今不减。大中型墓葬中出土较多的古玉器,除了表征墓主的身份和地位外,也是财富的象征;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有以玉作币、以玉作交换和贡品的做法;清朝有“古铜旧玉无身价”的说法。
玉器的装饰功能始终是玉器的主要功能。包括玉珠串、手镯、玉佩等人体装饰用玉;玉剑饰、玉带钩、玉带扣等服饰装饰用玉;玉山子、玉制瓶、玉制炉熏等陈列装饰用玉等。
良渚文化人面纹玉琮
玉圭 汉代 长9.3cm 宽2.4cm
兽面纹玉剑格 汉代 长4.8cm 宽2cm 高1.4cm
白玉持鹘童子 辽/金 高5.5cm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