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首页   天宝鉴赏   陨石博览   雷墨精品   资源开发   探索发现   视频分享   与我交流
屈大均与雷州雷公墨
时间:2020-02-10 16:52:00   信息来源 : 雷公墨博览-管理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探索发现 > 论文专著

屈大均与雷州雷公墨

——雷神崇拜与雷公墨文化系列之二
韩江舟
 
广东番禺人屈大均(16301696),其名作《广东新语》较为深入系统研究雷州半岛崇拜雷神的风土民俗,成为清代研究雷公墨最有成就的广东本土学者。
 
 一、力证雷州因多雷而得名的确切史实
《广东新语》全书共二十八卷,洋洋大观。在《天语》卷中,以“雷风”“冬雷”“旧雷”“阴雷”“雷耕”五篇专门描述“雷”的篇目,内容丰富多彩。在“雷风”篇中描述“东粤之地,阴阳二气恒不得其和,而雷、琼二州尤甚。雷州在海北多阴,雷生于阴之极,故雷州多雷。……雷州雷甚,则琼州风亦甚,其气常相摩荡也。”在“冬雷”篇中描述“雷州地形如舌,吐出海滨三百里,为卑下之极,故多雷……与日近故与雷近,无日不热,故无日不雷。阳 气太盛,常奋击而为声耳。”以上描述,充分说明地处广东西南的雷州半岛,以至海南岛等地,气候炎热,常见强烈气流,携带正负电荷的对流云层强烈运动中互相摩擦而激荡成闪电雷鸣,甚至达到“无日不雷”程度。
 在《天语》卷“雷风”篇中描述“擎雷为雷州镇山,或谓雷州以擎雷之山得名,非也。州多雷,而是山高大能擎是州,雷多从之而出,故名擎雷”“州名曰雷,言多雷之变也”。如此描述,准确无误记载雷州多雷,因多雷而得州名的史实。指出“或谓雷州以擎雷之山得名,非也”,明确提出不赞同雷州以擎雷山而得名的观点,可见雷州因多雷而得名理由充分、依据可靠。
 
   二、形象刻画南粤龙神、神及雷神崇拜
《广东新语》在卷六《神语》首篇“雷神”中记载:“雷州英榜山,有雷神庙。神端冕而绯,左右列侍天将,一辅髦者捧圆物色垩,为神之所始,盖鸟卵云。堂后又有雷神十二躯,以应十二方位,及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像,其在堂复,则雷神之父陈氏鉷也。……雷州刺史,名曰文玉。既没,神化大显,民因祀以为雷神。此事诞甚”“雷 与龙同体,其从龙而伏也则在山,从龙而起也则在田。雷者龙之声也,电者龙之光也。龙本卵生,故雷神亦卵生,卵不从天降而从地出,又所谓雷出地奋也。又雷与风牝牡也,雷风相薄,雷之精入于风之血,故卵生焉。卵得乾之初气,故为雷子,其生于雷州。则以雷州乃炎方尽地,瘴烟所结,阴火所熏,旧风薄之而不散,溟海荡之而不开。其骇气奔激,多鼓动而为雷,崩轰砰嗑,倏忽不常,故雷神必生于雷州,以镇斯土而壁除灾害也。”论述雷州雷神特征及神奇威力。一是记载在雷州英榜山上,自古建有朝拜雷神的“灵震庙”,在庙中设置供奉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神灵的画像及神位。但对州刺史陈文玉由卵而生等神奇的民间传说,认为“此事诞甚”予以否认。二是认为雷公与神龙同为 一体,以龙为本,以雷为形,雷公在秋冬季蛰伏山间,在春夏季则腾飞田野空中;雷公是天龙的声音,闪电是天龙的光芒。三是具有“骇气奔激,多鼓动而为雷,崩轰砰嗑,倏忽不常”而威力无边的雷神,必然产生于雷州,以雷电的神威,事实上是雷电的高温、高压、放电等作用,扫荡自然界的炎气、瘴烟、阴火、旧风、溟海等有害因素,可发挥镇土、消灾、除害等作用,替天除害、为民造福。
 三、精准传承雷州换鼓民俗,创造性发扬雷公墨文化
《广东新语》卷六《神语》“雷神”篇中记载:“庙名灵震,创于陈,禋祀于伪南汉,赐王爵于宋,明初改称雷司。定祀上元,俾雷神子孙世守之。岁之二月,雷将大声,太守至庙为雷司开印。八月,雷将闭藏,太守至庙为雷司封印。六月二十四日,雷州人必供雷鼓以酬雷。祷而得雷公之墨,光莹如漆,则以治邪魅惊痫及书讼牒。得雷屑,或霹雳砧,则以辟婴儿惊以催产。霹雳砧,一名雷公石。”详细描述“雷州换鼓”的珍贵史实,同时光大发扬博大精深的雷公墨文化。一是雷州供奉雷神的历史相当悠久,在南北朝末期陈朝建雷神庙祭雷神,在唐末的南汉时期极为兴盛,宋代朝廷诰封雷神,而明代则加封雷神为“雷司”称号。二是每年元宵节,雷州民众均举行祭雷活动;待到农历二月“雷将大声”之时,由当地长官主持开雷仪式,召启春耕生产;在六月二十四日的雷神生日(闽南一带民间俗称“雷公诞”或“雷公生”),铸造新铜鼓置换旧铜鼓,供奉丰盛的猪牛羊等牲体,锣鼓喧天,举行盛大的“雷州换鼓”酬雷仪式,酬谢雷公兴雷播雨、除害消灾,造福百姓的功德;到了八月秋收雷公蛰伏之时,又将举行封印仪式。三是在雷神生日酬雷大会上,必须供奉当地特产——光莹如漆的雷公墨,将称为雷屑、霹雳砧的块状、圆饼状等各式各样的雷公墨作为祭品,祭祀后的雷公墨可以得到雷神相助,具有医治邪魅惊痫,婴儿辟惊,乃至催产、赢得诉讼等神奇功效。四是屈大均历史性创造了“雷公石”这一雷公墨新名称,认为“霹雳砧,一名雷公石”,即将“霹雳砧”俗称为“雷公石”,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这一命名影响深远,直至今天,在茂名电白、化州,湛江吴川、雷州,以及海南海口(琼山)、文昌、琼海、定安、澄迈万宁等雷公墨主要产地的居民百姓,仍然习惯性称雷公墨为雷公石;在湛江坡头、雷州,以及琼北等属闽南语系的地区,普遍流传“雷公屎”俗称,民间反而少有“雷公墨”的叫法。
上图为雷州铜鼓。下图为雷祖祠牌坊
  
(本文为本雷公墨博览网站www.Leigongmo.com特邀撰稿人首发署名原创作品,凡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分享:
 
【发表评论(0)】
Leigongmo of Asia and Australia Expo
地址:海口市海府路73号 E-MAIL:leigongmo@qq.com 琼ICP备18004674号-1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或其他兼容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