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首页   天宝鉴赏   陨石博览   雷墨精品   资源开发   探索发现   视频分享   与我交流
雷公墨研究鼻祖陈藏器——雷公墨人物传略之一
时间:2020-09-29 07:50:00   信息来源 : 雷公墨博览-管理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宝鉴赏 > 石海游览

【雷公墨人物传略 系列提要】 雷公墨是宇宙的精灵,它起源于茫茫星空,浴火飞射、千转万旋,凤凰涅槃,充满传奇神秘;雷公墨是地球的骄子,它遍布西太平洋、印度洋、东亚、澳洲的深海、山巅、平原,身影闪耀;雷公墨是大自然的精华,形态奇特、造型多姿、鬼斧神工,聚集承载通天入地信息,天宝物华,奇妙无穷;雷公墨是人类的瑰宝,是大自然馈赠的独一无二的珍稀奇奇石、药石、玉石、宝石……,开发利用潜力无穷,身价不菲。古今中外,一大批药物学、天文学、地质学、航天学、玉石学、人文学等学界名流学者,为探索雷公墨的身世、起源、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而呕心沥血,创造了大批优秀文化成果,也引导万千挖掘、收藏、玩赏家,流连盘环于山水平川及人流物流之间,书写着人间传奇故事。本站计划,从盛唐陈藏器开始,沿历史长河轨迹,将研究、开发雷公墨的巨匠大咖,进行系列简介,尽展大家风采。

 

雷公墨研究鼻祖陈藏器
——唐代雷公墨研究四贤之魁首
 
韩江舟
 
纪念陈藏器诞辰1330周年暨宁波国医堂立堂二周年纪念邮戳
 
陈藏器(687—757),唐代卓越的药物学家,雷公墨研究创始人。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开元年间(713-741)为京兆府三原(今陕西)县尉。其自幼聪慧过人,八岁起随父辈涉外采药,辩识百草。据史料记载,陈藏器十五岁医术精进,邻里求医,均悉数痊愈。此后,他更是研习各类本草医书,官宦生涯亦不忘钻研中医理论,荟萃南北方、国内外的医药资料,在开元二十七年(739),撰成十卷本《本草拾遗》巨著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盛赞陈藏器“其所著述,博极群书,精该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教授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中称赞陈藏器是“八世纪伟大的药物学家”。
陈藏器在《本草拾遗》卷二玉石篇中描述:霹雳针 无毒。主大惊失心,恍惚不识人,并下淋,磨服,亦煮服。此物伺候震处,掘地三尺得之。其形非一,或言是人所造,纳与天曹,不知事实。今得之,亦有似斧刃者,亦有如锉刃者,亦有安二孔者。一用人间石作也。注:出雷州并河东山泽间。因雷震后时,多似斧,色青黑,斑文,至硬如玉。作枕,除魔梦,辟不祥。名霹雳屑也。
 对照在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朝廷颁布的第一部官方药典《新修本草》及80年后(739)成书的《本草拾遗》,见后者首创性记载“霹雳针”。可见,雷公墨的发现、初名、药用尝试等活动在当时已相当广泛而活跃。当时正值盛唐时期,科学文化繁荣昌盛,不断加速广大南方区域开发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日益受到人们认识、关注和喜爱。自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在岭南设立雷州郡治,以及在武则天大周时期于西南设立河东州郡治,在其之间先后发现大量的迷人特产――雷公墨,从民间走进学者视野,从田野弃石变成受宠宝物,其中具有“因雷震后时,多似斧,色青黑,斑文,至硬如玉”等产地、成因、形状、色彩、斑纹、硬度等典型特征的霹雳针、霹雳屑,即后来正名的雷公墨,经大学者陈藏器的慧眼识珠,洞察深刻,开启雷公墨的药物学、命名学、玉石学、成因学、产地学等学科研究之先河,而载入史册,名传千古。

 

分享:
 
【发表评论(0)】
Leigongmo of Asia and Australia Expo
地址:海口市海府路73号 E-MAIL:leigongmo@qq.com 琼ICP备18004674号-1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或其他兼容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