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月球玻璃陨石鉴赏
文赞
编者按:从近期网络上不断披露中国、美国、苏联的探月工程的科研成果中,惊喜获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起至今,在月球表面发现了大量不同形态的玻璃球。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研究成果尤其是美国的部分,较长时间未以深入系统研究并发布成果,一定程度影响了全球对月球物质的不断认知,也较大程度制约了对雷公墨、玻璃陨石成因的深入研究。本站收集部分图片,以供分享、启迪联想、推进探索。标题照片,是俄罗斯科学家网站于2008年7月9日报道从探月工程取回的月壤中发现的玻璃球微粒。
_conew1.jpg)
上图、下图,为美国阿波罗探月飞船从月球带回月壤中发现的玻璃球
(1).jpg)
美国阿波罗16号(Apollo 16)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十次载人航天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五次成功登月工程,于1972年4月16日升空,1972年4月27日成功返回。其中宇航员带回的月壤有一颗65016号绿色玻璃珠,为直径4厘米、残破的中空碗状物体,在月球表面20米直径的撞击坑边缘发现。该球体近乎透明,成分中二氧化硅44.2%、氧化铝26.5%、氧化钙15.3%,以及少量其它物质。

2021年7月,中国科学家从嫦娥五号探月工程采回月壤中发现大量玻璃微粒,放大后发现,不少样品形态与雷公墨极为相似。
.png)
2022年2月,从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发现的玻璃球(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局)
玉兔二号月球车发现的透明玻璃球,外表具有珍珠一样的浑圆与光洁。
.jpg)
嫦娥五号返回月壤中发现的玻璃球(图片来源 中山大学肖智勇)

产于云南南部、越南北部的厘米级雷公墨珍品
.jpg)
在滇越交界的跨国区域,当地百姓都将雷公墨称为月亮宝石,认为玻璃陨石是从月亮上坠落的宝石。
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假想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