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月壤“明月照我还”在海南
文赞
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南省国防科工办获悉,携有49mg月壤的月球样品“明月照我还”已于2022年4月13日抵琼,拟于近期在海南展出,引发广大航空航天爱好者极大兴趣。

据介绍,月球样品“明月照我还”设计包括梯形底座和对拼球放大镜。对拼球放大镜为满月形球,中心直径20mm区域盛装珍贵的月壤,重量49mg。梯形底座用于托举对拼球,整体采用特种玻璃制成。总体构型为三层台基上的一轮圆月,寓意“嫦娥五号”任务获取中国人的第一份月球样品返回地球,祝愿中国探月工程行稳致远,照亮未来。底座底宽17cm,象征从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实施至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经历的17年;展品整体高度22.89cm,象征“嫦娥五号”自发射至返回的任务时长22.89天;三台阶底座,代表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为进一步普及航天知识、宣传航天成就、激发航天热情、弘扬航天精神、传承航天文化,促进海南航天产业发展,扩大航天品牌效应,原计划即将于2022年4月24日第七个“中国航天日”期间在海南展出月球样品。据南海网等最新消息,有关海南航天日活动将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本站编辑有关媒体所报道的2021年“4.24”中国航天节在南京,以及国庆节前后在珠海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嫦娥五号月壤有关照片,以飨读者。

2021年4月24日,中国航天节在南京举行展览活动

“明月照我还”样品在南京展出

媒体展示了有关月壤展示模型、显微照片

据介绍,月壤的基本组成颗粒,包括橄榄石、斜长石、辉石、钛铁矿、尖晶石等矿物碎屑,玄武岩、斜长岩、橄榄岩、苏长岩等原始结晶岩碎屑,角砾岩碎屑,熔融岩、微角砾岩、撞击玻璃、黄色或黑色火成碎屑玻璃等各种玻璃,以及独特的月壤组分粘合集块岩、陨石碎片等。分析显示,月壤的分选性普遍较差,粒度与淤沙相似,但分布范围很宽,颗粒直径以小于1mm为主,绝大部分颗粒直径在30μm~1mm之间,中值粒径在40μm~130μm之间,平均为70μm。

2021年9月28日开始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四川在线 摄影 李强 下同)

展出的嫦娥五号返回舱、降落伞,它是带回月球样品的大功臣,总重量325千克,体态如鸭梨(四川在线 摄影 李强)

展出月壤等大批展品

展出的“海上生明月”样品,重量75毫克

珠海展“明月照我还”密闭容器中月壤样品,重量77毫克

显微镜下的月壤

显微照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