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首页   天宝鉴赏   陨石博览   雷墨精品   资源开发   探索发现   视频分享   与我交流
鲁迅:鲜为人知的中国地质学先贤
时间:2022-05-29 17:35:00   信息来源 : 雷公墨博览-管理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宝鉴赏 > 石海游览

鲁迅:鲜为人知的中国地质学先贤

很多人不清楚,北京大学校徽原是鲁迅设计的。同样,很多人也不知道,鲁迅竟然是中国地质学先驱。

 

在目前通用的《语文课本上,几乎有个标准答案: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实,鲁迅是伟大学者、热血战士,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编介、古籍校勘研究美术设计等多个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北京大学校徽出自他手。然而,鲁迅在地质学方面深造诣及贡献,不为一般人所知

鲁迅从旧书塾开始启蒙,1898入南京水师学堂,1899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矿,接受刚刚在中国起步的新式教育,成为中国首批正规系统学习地理学地质学的学生。三年时间学习《矿学》《地质学》《测算学》《测图学》等课程,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190111到青龙山煤矿井下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试成绩优秀,19021月毕业时获得金质奖章。

   1902年鲁迅到日本留学地质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1903在留日浙江同乡会《浙江潮》刊物发表《中国地质略论》堪称中国近代地质学启蒙之作这篇万言文章,凝练全面,分为绪言、外人之地质调查者、地质之分布、地质上之发育、世界第一煤炭国五个部分,并介绍了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论述地球与宇宙起源。(化名“索子”发表《中国地质略论》原载1903820日《浙江潮》第八期

1906年他与路矿学堂同学顾琅合著《中国矿产志》由上海普及书局出版,成为晚清首部先进的科学知识全面介绍、分析中国矿产资源状况的专著,被晚清民初教育部门指定推荐为国民必读和中学堂参考书。

鲁迅在地质学方面的成就,得到了业内学术大家的认可。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黄汲清评价:鲁迅是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是中国地质工作史中开天辟地的第一章,是中国地质学史上的开拓性创举。

地质学家、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庄寿强将鲁迅视为中国地质第一人,并提出鲁迅在地质学领域的多个之最:

1903年鲁迅发表了中国人所写的第一篇地质论文《中国地质略论》,是我国近代地质学上最早的启蒙性文献;

1906年,鲁迅与顾琅合著我国第一部地质专著《中国矿产志》后,又发表史上最早的中文版《中国矿产全图》;

1903年,鲁迅第一个从日文翻译并首次使用侏罗纪、白垩纪等地质年代中文名称;

鲁迅是第一个使用中文地质、并用中文解释地质一词的中国人;

1907年,鲁迅第一个用中文解释化石一词;

鲁迅是第一个使用中文猿人一词的中国人

 约在1911年前后,鲁迅校勘唐末刘恂名著《岭表录异》,后经197912月北京鲁迅博物馆整理、19836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终于让世人较为全面获得其中雷公庙、雷公墨珍贵史料内容:雷州之西有雷公庙……每大雷雨后,多于野中得黳石,谓之雷公墨。叩之鎗然,光莹如漆。又如霹雳处或土木中,得楔如斧者,谓之霹雳楔。小儿佩带皆辟惊邪。孕妇磨服为催生药,必验

……

        鲁迅对地质矿产的研究,首先是出于对大自然及地质学浓厚兴趣,更多的出于拳拳爱国之心、炽热报国之志。他1899年开始学习地质、矿物课程,1902毕业1902年开始翻译科普作品,1903年发表《中国地质略论》,1906年发表《中国矿物志》,期间还有多篇科普作品问世。1906年开始专攻文艺去世。尽管鲁迅的地质生涯很短,不过七八年时光,但凭一志一论足以名垂地质学发展史。2017年,科普界人士将鲁迅视为“博物学家”(金涛《鲁迅的博物学情怀》)。 

分享:
 
【发表评论(1)】
Leigongmo of Asia and Australia Expo
地址:海口市海府路73号 E-MAIL:leigongmo@qq.com 琼ICP备18004674号-1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或其他兼容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