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雷公墨”石器?这是一个雷公墨研究界非常关心的重大问题。为核实三星堆博物馆展出的黑曜石等石器,雷公墨博览网站站长何贤伟在时隔10多年之久第二次走访广汉三星堆。11月29日,站长从海口乘坐飞机直奔四川,从成都驱车前往博物馆,一探究竟。
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 Museum),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址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南距成都40公里,是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三星堆遗址发现于1929年,1980年起进行系统发掘,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建成开放,馆区占地面积约530亩。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器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馆中的玉石器出土器件十分丰富,其中黑曜石引起广大考古人员、雷公墨爱好者的格外关注。历史学学者翁卫和于2023年8月23日发表原创视频号《三星堆人的天外来客“雷公石”》文章,在文中写道:感谢考古工作者的精工细作,才让三星堆的那几颗小石头得以发现并向世人展示。考古报告标注其为“黑曜石”,而很多人认为它们是“玻璃陨石”。

上图为翁卫和原创视频号《三星堆人的天外来客“雷公石”》插图之一,认为图中物品为博物馆中陈列的“雷公墨”石器

新布展的博物馆展品极为丰富,目不睱接,游人众多,熙熙攘攘。

博物馆内展出的出土玉石原石,是广大游客唯一能零距离用手触摸的三星堆出土实物。

雄伟的大铜立人

成排的精美铜人头像

大量陶器以及玉器

在综合馆中,较容易在醒目处找到迷人的黑曜石石珠展品。

据肖先进 吴维義《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出土玉石器初步研究》( 四川文物 2010年第2期)介绍,出土于三星堆仁胜村祭祀坑的石珠达17颗,新陈列展馆展出的为9颗,超过半数展出,近从小到大分三组排列,比以往展出的3颗多出6颗,丰富多彩,引人注目。

石珠为圆形、略扁的椭圆形,呈灰黑色,粒径约10—30毫米,表面光滑圆润美观,具有玉器的基本特征;普遍可见明显的细微纹理构造,当属火山喷发沉积型产物,从形态上基本可判断为黑曜石材质。

博物馆对十多种出土玉石器成分进行了系统化验分析,并展示出"三星堆部分玉石器材质及成分表”。其中所认定的黑曜石的二氧化硅含量超过97%,是所有出土玉石器中含硅量最高的一种,远高于石英岩,更远超雷公墨含硅约75%的特性。通过外观特征、构造特征、化学成分等因素综合分析,就此可确认,四川德阳广汉三星堆所出土的黑色石珠为黑曜石石珠无疑。

相关附件